赤點石斑魚的地方名有石斑、花斑等,一般體長20cm,體形與青石斑魚相似,但體側無縱帶和橫帶;鰓蓋后緣有3個棘,前鰓蓋骨后緣鋸齒狀、側線明顯且平直,背鰭、胸鰭黃色;尾鰭弧形,上半部黃色,下半部褐色。屬于暖水性魚類,其肉味鮮美,營養豐富,經濟價值高,屬于高檔優質魚類,深受消費者的青睞。
一、赤點石斑魚的生態習性
赤點石斑魚為暖水性、廣鹽性魚類。生長適宜溫度為22℃~30℃,以24℃~28℃為最適溫度。當水溫降至20℃,魚的食欲減退;水溫低于13℃和超過32℃赤點石斑魚活動減少或不游動,攝食量大幅度減少甚至停止攝食。其鹽度適應范圍為11‰~41‰,最適宜鹽度為20‰~32‰。赤點石斑魚主要分布于南海和東海南部水域,喜歡棲息于底質為巖礁或珊瑚礁,潮流暢通的海區。天然水域石斑魚主要攝食蝦、蟹類、魚類和橈足類等。
二、養殖海區的選擇
1、水質:冬季最低水溫不低于15℃,22℃~28℃水溫天數不少于200天;鹽度不低于16,pH7~9,溶氧量在5毫克/升以上;不受工農業廢水、生活污水的污染,暴雨季節無大量淡水流入;交通條件好,活魚運輸、飼料供應方便。
2、底質:要求海底平坦、傾斜度小,泥沙底質易于下錨,最為合適。常年進行牡蠣、珍珠養殖的海區底質污染較重,應盡量避開,若需在這些海區進行養殖赤點石斑魚,最好休養一年。
3、水深:為避免網衣被海底碎石磨破或蟹類咬破,并減少魚類排泄物和殘餌污染,一般要求最低潮位水深不小于2m,而總水深應是網箱整體高度的2倍以上。比較適宜的水深為5-10m,最適宜的水深為7-10m。
4、水流:海流的大小直接影響網箱內水體的交換,從而影響網箱內水體中溶解氧的含量。最適流速以0.3-0.8m/s為宜。
5、風浪:設置網箱的海區周年風浪越小越好,最大分力應在8級以下。
6、海區環境:應該是海陸交通方便、苗種和餌料來源廣、社會治安條件好、有電力供應、漁民作息兩便、生產安全等。
三、網箱設置
1、網箱結構:一般采用浮動式網箱。網衣用聚乙烯線編結,網目大小以魚類不能逃逸為原則,采用正方形網箱,規格為3m×3m×3m,框架用鋼管或木材等材料做成,浮力用塑料桶或泡沫塑料。如泥沙底質海區,可用鐵錨或打木樁加以固定,纜繩長為其水深的2~4倍。箱底各角和底邊中間栓有5~10kg重的墜石,使箱體在水中充分展開。
2、網箱設置:一般以9個組成一個魚排,通常二個魚排為一組,魚排間用廢車胎阻隔,緩沖風浪的磨損,每組漲落潮頭各打3-4個樁,網箱依海水流向及風浪大小進行排列,在水中排布最好是“品”字形。
四、魚種放養
1、魚種來源和消毒:石斑魚有相互殘食的習性,投苗時要求苗種個體整齊,且一次性投足。在人工苗規?;a未突破之前可選購當地捕獲的天然苗種。天然苗種應以籠捕或釣捕為好,舍棄有鉤傷和吞鉤的苗種。苗種入箱前先用高錳酸鉀10毫克/升藥浴10分鐘或用淡水浸泡3~5分鐘,殺滅寄生蟲和細菌,防止魚體受傷感染,提高成活率和預防疾病發生。
2、放養規格和密度:3m×3m×3m的網箱放養規格為10cm/尾的赤點石斑魚600尾左右即可。
由于石斑魚喜歡吃動態的餌料,為帶動石斑魚攝食,充分利用殘餌、減少水質污染、消除網箱上附著物、提高產量增加效益,可混養5%鯛科魚類,混養的魚類大小不能小于主養石斑魚,以免被殘食。
五、餌料管理
1、餌料的品種:餌料有3種類型,即新鮮餌料、冷凍餌料和人工配合餌料,在養殖過程中可用一種或幾種混合使用。雜魚投喂應根據魚體大小切成小塊,冰凍魚要經徹底解凍后才能投喂。
2、日投喂數量和次數:魚苗放入網箱的第二天開始試投喂,日投餌數量按魚體重增長進行調整,餌料轉換率最大限度為飽食量的70%~80%,如投喂過飽,不僅降低轉換率,而且影響魚體,所以投餌量以魚類吃到八成飽為宜,日投餌量前期為魚體重量的8%—10%,中后期為5%—6%。日投喂次數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,分上午6時和下午5時兩次定時投餌。具體投餌量根據天氣、水質、攝食情況、殘餌量多少等情況予以調整。冬季海水溫度降至20℃以下3天~4天投喂一次,水溫低于13℃時少投或不投,越冬季節不投餌。
3、投喂方法:投喂采取“慢一快一慢”的方式,待魚群搶食完再投,切不可一次將飼料傾倒入網箱,石斑魚不喜覓食沉底食物,以免造成浪費。投喂時盡量撒開、撒勻,盡可能使魚都有攝食的機會。每次投喂前可發出投喂信號,并逐漸形成習慣。魚不上浮搶食,則不投餌。
六、日常管理
1、箱體檢查:檢查分為定期和不定期檢查。定期檢查每周至少1次,不定期檢查是在臺風季來臨或遇到其他特殊情況時所采取的措施。主要檢查網箱有無漏洞或破損。臺風來臨前,檢查網箱框架的牢固程度,發現問題及時解決。
2、網箱的清洗:為了保持網箱內外水體交換暢通,保證魚類的正常生長,網箱必須定期進行清洗。可以采用污損生物預防劑、機械清理和化學處理、搭配飼養污損生物的天敵等方法清除之。
3、篩選飼養:定期篩分,保持同一網箱內石斑魚魚體規格的一致。因為魚類具有大魚壓倒小魚生長的作用和饑餓時自相殘食現象,所以應定期篩分,使網箱內石斑魚大小均勻。
4、堅持每天早晚巡塘,觀察魚的活動情況,如發現魚離群、游動異常等不正常行為,應及時采取對應措施。發現死魚、病魚及時撈取并深埋。此外還要做好每天的生產記錄。
七、病害防治
集約化養殖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,但同時也極易誘發魚病,因此,養殖期間應注意疾病的防治,堅持以防為主,防治結合的原則。
中國鰻魚網報道
中國鰻魚網(www.lysyr.com)所刊登的所有內容,包括但不限于圖片、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、信息等,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,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。獲得合法授權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鰻魚網”字樣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