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譚正江 程輝輝 劉武
草魚是我國漁業的主要養殖品種之一[1]。在生產實踐中,草魚的細菌性疾病時有發生,尤以草魚細菌性腸炎多發[2]。在我國的大部分養殖區,細菌性腸炎病一般發生在4月~9月份,對淡水魚類如草魚危害極大[3]。2015年4月中旬在西南大學榮昌校區水產實習基地養殖池發現草魚幼魚發病,對其觀察解剖和實驗室診斷確診為細菌性腸炎,每天使用蒜素、食鹽、氟苯尼考粉拌餌投喂進行治療?,F將此次草魚細菌性腸炎發病癥狀、治療處理情況、防治建議總結如下。
1、草魚細菌性腸炎的發病癥狀
4月中旬連續陰雨低溫之后,在西南大學榮昌校區水產實習基地養殖池發現不同程度的發病草魚,在池邊可見少量草魚離群獨游。捕撈病魚仔細觀察發現:癥狀輕微的病魚體色發黑;病情嚴重者,腹部膨大,體側有出血點,肛門紅腫外突,輕壓腹部,有黃色黏液從肛門流出。解剖魚體可見,魚體腸壁充血腫脹,在腸后段有少量食物,腸內有較多黃色黏液。草魚食欲減退,病情嚴重的開始停止吃食。經實驗診斷可知致病菌為革蘭氏陰性短桿菌,為細菌性腸炎。連續五六天陰雨之后,病情惡化,每天死魚量由之前的1~2條上升至7~8條。
2、草魚細菌性腸炎的治療處理情況
確診為細菌性腸炎病后,每千克魚用大蒜素0.02克和食鹽0.5克拌飼料投喂,每天早晚各一次, 連續投喂三天;每千克魚用氟苯尼考粉(山西中動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)0.1~0.15克拌飼料投喂,每天中午一次,連續投喂五天;每周用“草魚五病凈”(北京鑫洋水產高新技術有限公司)進行消毒處理。用藥一段時間后,死魚量逐漸減少,解剖患病魚體,腹腔腹水減少,腸道局部充血減少并趨于正常,可知病情得到有效控制。此后由于連續五六天陰雨降溫,病情惡化,魚體抵抗力下降,死魚量大增,死亡量高達75%。
3、草魚細菌性腸炎的防治建議
對于草魚細菌性腸炎病的防治,目前尚無特別有效的檢測手段和防治藥物。因此針對此病,應遵循以防為主、防重于治的原則,為了減少該病帶來的損失,可采取以下幾點預防措施。
3.1 及時清塘消毒
每年開春時,對魚塘進行干法清塘:放干池水,清除淤泥,全池潑灑生石灰(80~120 g/m2);也可帶水清塘:全池潑灑生石灰(200~250 g/m2),或有效氯含量30%的漂白粉(20g/m2)全池潑灑。加強水質管理,保持水質肥、嫩、爽,水質指標符合NY 5051的要求[4]。魚種放養前用8~10mg/L濃度的漂白粉浸泡15~30min。
3.2 選購優質飼料科學飼喂
選購優質、適口性良好的飼料,避免飼料過于干燥,導致養殖魚類進食后傷及腸道,引發腸炎感染。在投喂的時候,以七八成飽為宜,嚴格按照“四定”的要求投喂。投喂新鮮飼料,是預防此病的關鍵。
3.3 加強養殖管理
供應良好養殖水源,加強日常水質管理,特別在高溫季節,草魚的攝食和排泄量都很大,應及時調控水質,避免水質惡化,可以用微生態制劑等綠色無污染的水質改良劑改善水質。經常巡塘,一旦發現病死魚,及時清理,以免擴大感染??刂坪侠淼酿B殖密度,定期消毒,以防止其他有害病原滋生,造成混合感染,使病情加重。
參考文獻:
[1] 趙晗,吳莉芳,秦貴信,等.Glycinin在不同食性魚類腸道分布規律的比較研究[J].吉林農業大學學報,2012,34 (4):437-442.
[2] 賀纛,林以相.草魚細菌性腸炎的診治[J].水產消息,2008,2:95.
[3] 陳昌福,孟長明.淡水養殖魚類主要細菌性疾病的防治[J].漁業致富指南,2006,7:61-62.
[4] 胡大勇,羅穎輝,汪瀅瀅,等.草魚細菌性爛鰓病診斷與治療[J].經濟動物學報,2013,17(3):182-184.
中國鰻魚網報道
中國鰻魚網(www.lysyr.com)所刊登的所有內容,包括但不限于圖片、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、信息等,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,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。獲得合法授權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鰻魚網”字樣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