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南美白對蝦的養殖過程中,必須堅持“以防為主,防重于治,防治結合”的原則,一旦發病要做到對癥下藥。不能盲目的認為通過治療能解決對蝦疾病,現階段的技術水平還做不到藥到病除,因為對蝦疾病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等特點。所以要從蝦苗、水質、底質、飼料、日常管理等方面嚴格把關,杜絕疾病的發生。下面介紹一下今年出現的對蝦疾病:
1.白斑病:蝦停食,空胃,早期頭殼出現白色斑點,肉眼就能看到,后期嚴重時全身出現白色斑點,甲殼容易分離,水溫在20到26易發。
預防措施:7天潑灑碘制劑一次;吃食正常可內服蛭菌110;5天一次拋灑衛底。
2.紅腿病:腿部發紅,行動緩慢,長期下去會導致體質下降出現零星死蝦。大部分由于池塘底部環境差,長期未改底或長期用一些吸附型改底。
預防治療措施:若應激導致的用金維安增強蝦體質,然后用衛底或偷死康改底,第二天早晚可選擇蛭菌110全池潑灑,可連用兩天。
3.肝臟萎縮發紅:肝臟發紅并不是單一的情況,指標過高,細菌感染,天氣變化都會引起肝臟發紅。發生后短期不會導致大批量死亡,天氣突變后會導致大批量死亡。出現后可分析具體原因,然后潑灑肝舒康+金多安,連續兩天,效果較明顯。
4.腸炎:細菌入侵腸道,一般水體細菌超標,或飼料變質引起,吃食減少,腸道發紅,嚴重的腸道腹水。
預防措施:外潑蛭菌110,內服丁克或CB-活力素
5.脫殼不遂:多在連續陰雨天或天氣變化比較大的時候。蝦體質差,會出現鈣磷轉化慢。頭殼粘連在新皮上,軀干部已脫落。
預防措施:金維安加金鈣晚上加量潑灑,陰雨天注意增氧。
6.纖毛蟲:水體有機質比較多,倒藻后比較容易出現,多發生在養殖中后期,底質差,水體渾濁。不建議直接用纖毛蟲藥物殺,本來對蝦有了纖毛蟲體質就差,直接殺很容易導致死傷量加大。
治療措施:衛底連用三天,第四天FS活力菌加FS底改菌凈化分解有機質及懸浮顆粒 ,情況較嚴重可用氯制劑少量潑灑后再使用
7.桃拉病毒: 由桃拉病毒感染引起。病蝦有急性和慢性癥狀表現。急性期:體表呈淡紅色,尾扇及游泳足均變紅,空胃、活力低下、甲殼變軟、表體紅色擴張、泛塘,大多會在脫殼時死亡,死亡率高達80~95%。
預防措施:定期使用蛭菌110消毒,內服金多安強化體質、加強免疫,治療難度比較大,目前無太好的方法治療。
8.痙攣病:由于養殖環境異常或水溫變化蝦受驚、發病對蝦開始時肌肉痙攣并向腹部彎曲,嚴重時尾部緊貼在頭胸部的腹面,身體僵硬,失去游泳能力,有的伴有腹部肌肉變白,這種病蝦恢復緩慢,留有后遺癥而常蛻殼后死亡。
治療措施:不宜加大換水量,天氣不穩定及時外潑金維安,內服金多安+肝舒康
9.黑斑病:由于蝦池水質變壞,細菌大量繁殖所致。發病初期,甲殼處有較小的黑斑,逐漸潰爛;進而被細菌腐蝕,甲殼進一步潰爛而變成黑色;病蝦通常在鰓部和腹部,均帶有黑色或黑斑,蝦體行動減弱或臥于池邊,處于瀕死狀態。
治療措施:衛底加強改底,外用蛭菌110消毒,不過這種情況不會導致對蝦大批量死亡,中后期情況比較多。
10.白便:初始階段對蝦攝食正常,但隨著病情加重,出現吃料慢甚至不吃料或蝦身瘦弱(殼肉分離),且伴隨游塘及偷死(蝦腸道發紅或腸道有白色膿狀物)。典型的腸道病理變化為粘膜下層細胞增生, 上皮細胞脫落;增生并纖維化的細胞層整體脫落,且可多次脫落,形成多次白便。
預防治療措施:勤改底,多補菌,長期內服丁克,一天兩餐。輕微白便出現丁克內服加量,三天即可恢復。
總結
總之,對蝦的免疫系統很脆弱,早發現早治療。在疾病流行前徹底切斷感染源,從環境來解決或控制對蝦的疾病問題。(作者:王愛成)
中國鰻魚網報道
中國鰻魚網(www.lysyr.com)所刊登的所有內容,包括但不限于圖片、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、信息等,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,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。獲得合法授權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鰻魚網”字樣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